2018年3月1日 星期四

[語言學習] 我的學習泰文的方法

動機:
我跟一般人不太一樣的是,我在學泰文前是沒看過任何泰劇,也沒去過泰國玩。但是我大學念跟設計有關的科系,所以很早就喜歡泰國設計,當時就很想學泰文,只是這個「動機」過了10年才變成了「動力」。

學習軌跡:
1. 2017.5  中原大學推廣教育中心 (32小時)
2. 2017.10 中原大學推廣教育中心 (32小時)
3. 2017. 12 兩人家教班 (16小時)
4. 2017.02 兩人家教班 (16小時)
5. 2017.9 到清邁AUA學泰文 (60小時)

上課教材:大家來學泰語

自修教材:
1.泰文字母聽說寫
2.別笑!我是泰語學習書
3.基礎泰語2
4. a little something (泰國圖文繪本)
5.我的第一本泰語單字書


學習目標:
第一階段目標:生活用語/旅遊用語(食衣住行) →旅行OK,完成
第二階段目標:影視娛樂/基本想法表達/簡易繪圖本→可以翻生活化文章
第三階最目標:文化/政治/寓言故事→可以翻文化類的文章


因為我不想再用之前學英文方法了,所以我這段語言幾乎是用「anki」這個軟體再撐的。
至於anki的學習方法如下:

[anki]怎麼念英文之單字篇


學習Step:
1. 在上課前我先自讀「泰文字母聽說寫」,先掌握字母,我把字母做成字母卡每天複習,每天5個,沒過多久,就學完整個字母了。我覺得這本是學字母的很好自學書,因為他一開始就分中高低子音,這對於我接下來在學聲調時有很大的幫助。



2.接著我就去上中原大學推廣教育中心的課了,上課的老師是劉康定。他上課模式是一半上文法(字母/聲調),一半是對話。每次上完課我都會把所有教材做成anki字卡或音檔卡天天複習。所以完全沒有「一個星期上一次,每次上課每次忘」的煩惱,反而覺得每次上課都只要記下新學的東西,非常輕鬆。






3.上完2期之後,發現大班制教得太慢,很多時間都在幫同學複習前一個星期的東西(甚致是前前星期的東西),所以和朋友去參加小班制的班級。但小班制的老師教學方法不佳又不備課,所以也是上了2次就停止。不過這時的程度已經學完大家來學泰語整本了,已經有基本的能力。


4.開始自學之路,我的第一本就是「別笑!我是泰語學習書」,一開始讀這本還挺新鮮的,因為我覺得他的文法教得很不錯,而且多數的內容和「大家來學泰語」很像,所以自讀沒問題,而且他有更多說明,有點像是額外的補充。一樣的,我也把它的句子一句一句剪下來複習,單字也是一個一個天天背天天複習,念完這本後,我就踏上泰國學習之旅了。整個旅行會話完全沒問題(點餐買東西殺價搭車)





5. 因為離職的關係,也順便去了泰國清邁上AUA。其實一到泰國講得不太順,這也是我覺得台灣人學語文的毛病。不過AUA教學的模式是我學泰文以來(到目前為止)是最棒的學習方式-「不斷地說!不斷的說!」詳細的學習內容可以參考下方連結:

[旅程]泰國long stay 之泰文學習感想


6.學完約莫快2個月,我就回台灣,選擇自修的方式,深覺單字的重要性!在泰國我覺得已經會一些句子。基本上我覺得泰文文法沒有很難(比起德文),但因為單字量太少的關係,所以很多時候想說說不出來。所以我一回去就決心加強生活單字,選了「我的第一本泰語單字書」,它分為「飲食/基本用語/玩在泰國/行在泰國」……等主題,我覺得非常實用,像洗髮精/潤髮乳/保溼液等,我每天7-10單字速度在背,目前還沒背完,預定上半年完成這本。但,背這些的目標不是寫得出來,而是「認得出來」



6.一方面是程度相當的人不好找(併班),另一方面是家教的方式負擔不起,所以我選了「基礎泰語2」,塔配喜瑪拉雅的泰語線上教學(請點我連結)學習這本書,也是上完課就會把單字制成單字卡學習。這本內容也很生活化,它的單字量也多,文法講解我覺得很清楚,也非常適合自修,目前自修到一半了,預計今年完成他。






7. 其它輕鬆的學泰文方式:
(1)看無字幕泰劇:為了滿足追劇,我都會先看首播,大部分都能猜到理解,然後過幾天會再看一次有字幕的
(2)看圖文繪本
基本上這種文字很少圖很多的,挺適合入手的,大多數也是看得懂的。因為查單字太麻煩了,我也都懶得查。等泰文好一點後會想看比較厚一點的文字書




其它:滬江泰語/泰語大聯盟/泰語facebook fan page 這些偶有follow 但不是我學泰文主力。
目前也準備好下一階段的教材(預定明年) ,以上也是我學泰語的小心得,如果有什麼好物或是有趣的東西或網站,歡迎留言分享。










[旅遊]泰國long stay之在清邁AUA學泰文

沒想從沒來過泰國的我學了泰文,更沒想過我為了學泰文來泰國XDDD 結束了一期60小時每天2小時的泰文課程,心裡又偷偷為自己驕傲了一下下。 很開心我的泰文老師是Tuk 這次的學泰文也讓我體驗了另一種語言的學期方法。 來分享一下我們學泰文的方法: (1) 老師上課教文法,我們使用文法造句說給大家聽,老師糾正說法 (2) 每天同學都要上台,每個人都要用泰文提出問句(5-8句) (3) 閱讀文章,寫出5個問題互相問同學 (師會糾正問題) (4) 使用今天的句子寫出一篇故事,寫完給老師改。改正完再去互唸給同學。 (5) 讓同學分組互相分享上星期做了什麼事,要講出來你的partner做了什麼事,老師會糾正說法 這次的成學組員共有Rita( 40,中國)/Triin( 25 /愛沙尼亞)/ Judy(40,香港)/ suki (29,韓)/Jen(40,中國)/Echo(24,中國)/龍龍(25,中國)
大家來泰國清邁不盡相同,但很高興跟他們有緣分一班。記得半年前學了泰文總覺得泰文跟中文一模模一樣樣樣。但來這邊學了很多的句型,不只發現泰文很多特別之處,更從泰文中發現一些亞洲文化 ,也因為班上有歐洲人,所以學語言有多有趣的發現。最重要的是,覺得自己進步很多!!! 雖然還是很多有待加強,但仍然覺得自己能開始閱讀一些泰文,寫一些泰文,和用泰文表達一些看法,更激勵我努力學習!今天拿到成績單,不意外的發音和TONE調需要再加強,我回台灣也會努力加強這塊的,希望下次來泰國時能更進步。
我記得有一次是在教不好的習性。 就是ขี้ ( 大便) + 不好的習慣= 習慣。 例如: ขี้+ บ่น(抱怨)= : ขี้บ่น 愛抱怨的 ขี้+ เกียจ(懶)=ขี้เกียจ 懶散的 ขี้+ สงสัย(猜疑)=ขี้สงสัย 愛疑神疑鬼 愛猜忌的
這些多半是人性的缺點,而且大多數來自小孩和女人。其中ขี้สงสัย 愛疑神疑鬼 這個使用的情境有兩種。第一種是形容人疑神疑鬼的。例: Anna的男友總是晚回家,Anna開始疑神疑鬼的。另一個就學生對於老師的說話充滿疑問,一直舉手發問。Trill就一直覺得 สงสัย (懷疑)老師這件事不是不好的習慣,是很棒的特性。他覺得去doubt and wonder why 老師的話是curious. 他們一直被鼓勵curious!! 所以他一直不能理解為什麼學生ขี้สงสัย (懷疑)是不好的事。但解釋的當下,亞洲國家(中國/台灣/韓國)都了解為什麼學生 ขี้สงสัย (懷疑) 是不好的事。老師說在亞洲國家中,學生多數被教導「老師的所說所為都是不容被質疑的」,在古代的泰國,質疑老師是不容許的,教師在泰國的社會位階上很高,要十分尊重老師,跟歐洲文化是不同的。Triin馬上就轉頭跟我說:「我們老師很樂意被指出不對的地方,這邊不是嗎?」我想了一想,其實我從來沒想過 亞洲文化的「特性」,因為對我而言那些尊師重道是生活中的一部分,我沒想到如果不這邊做是不是不好 ?我回他:「我從小到大,我從不會去跟老師爭論什麼是對什麼是錯,我大概到了高中還是覺得老師所建議的所告知的一定都是正確的,也不會去質疑正確與否及是否適合自己,我一直到了大學,某位教授跟我說,一定要質疑別人的任何主觀想法,你要去思考做出批判,我才開始做自己想做的事」他聽完覺得超不可思議。 這個班級我喜歡Trinn,因為他的問題總是很有趣。例如: 「如果你可以改變過去一件事,你想改變什麼」「如果世界上只剩3個男人,一個有錢/一個帥/一個對你很好,你要選哪個」「目前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」…其它人問的就是「你上星期去哪?」「你喜歡哪國飲食」「有錢想去哪個國家」一個有趣的問題可以引出很多不同的觀點,這也是在這堂課我最喜歡的部分。另外,Triin很認真,雖然我們都很想跟對方上conversation 4但說也奇怪,正在我為了要不要上conversation 4而陷入苦海時,conversation4 開不成,所以我也只能上了1個term。雖然才短短的60小時,卻是我在台灣的4個月的時數 (每週約2小時),已經覺得很滿足了。
另外我也非常喜歡我的泰文老師(tuk),他不但教得好,而且又認真。他跟我們說:「相較其它老師,他很focus在文法,其它老師都叫學生大量說。但他覺得他教一個說法,我們就用了那個說法去造句去使它他、去說它。那些東西才是你自己的,而且我們還在初學者階段,不要說了一堆不對的句子(但句子可理解),你在說的同時,真正的泰國人是不會糾正你的。一但定型了,你就會一直錯下去。每堂課幾乎只教幾個句子,但常使用後,就真的很方便XD!不但用得對也說得好,我的房東也說我進步了:)而且幾乎每堂課都要說很多話和寫一篇短文,每完成一次,就覺得自己更進步一些。
總之:我給這次學習泰文之旅打100分,謝謝老師和同學,我們有緣再相見